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2年春季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福课联盟[2022]1号
福州大学城各本科高校: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20〕12号)精神,为有效畅通学习成果转换认定通道,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打造“数字大学”共享品牌,受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以下简称“福课联盟”)决定继续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2年春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思路
福州大学城高校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协调发展”的合作原则,依托现有的福课联盟,总结前期课程跨校开放共享学分互认工作经验,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探索学生跨校跨专业修读课程、在线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认定和高校间学分互认的学习方式和管理制度,共同打造“数字大学”共享品牌。
二、用课范围
(一)线上课程。已在福课联盟推荐使用的三家在线教育平台上线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部分往期共享效果好、受师生欢迎的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详见附件1)。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且能满足大学城开放共享供课要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经各高校结对遴选已确定了32门课程,详见附件2)。
三、课程共享方式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城区域相邻的优势,总结在线开放课程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分互认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共享需要采用全程在线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或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程互选和跨校修读学分。
(一)全程在线教学模式。高校选用可共享的线上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全程在线学习,完成在线课程的所有教学要求,供课高校出具在线学习考核成绩,各用课高校依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在线学习成绩折算方式与课程学分。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供课高校要选派教师到用课高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总人数不少于3人),共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组织一定课时的线下面授、研讨、考核等。用课高校要为每门课程配备用课教师,与供课高校协商确定线上、线下授课比例和方式,组织学生按照供课高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时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教学活动,按时听课、完成作业、日常测试和期末考试考核。
1.线上教学任务。课程上线前发布课程简介、课程学习要求、学习时间、考核方式、线上线下答疑时间安排等;课程上线后按时发布话题和活动,协调学习者的讨论,及时答疑与回复,监控学习状态,根据课程学分完成一定量的线上答疑;课程结束前,发布在线考核试题、试卷和考核要求,确认在线考核成绩等。
2.线下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面授课时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翻转课堂、线下期中和期末考核。每门供课课程均须负责建立起至少一种联系供课教师团队和用课高校教师(团队)的网络社交群组,如QQ群、微信群等。
3.线下课堂教学模式。供课教师到用课高校协助开课面授,联合组建必要的教学团队,建立相应的师生课程联络群(如QQ群、微信群等),按照用课高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时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完成日常考评和期末考核。
四、工作要求与政策措施
(一)各高校要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作。
(二)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分管校领导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全力做好教师进校报备、课程建设应用、日常教学服务、教学经验总结与推广等组织保障工作。
(三)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组织课程在线学习和跨校修读学分工作,出台具体政策和措施对参加此项工作的任课教师在工作量计算、年终考核、教改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福课联盟将综合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满意度调查等评价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精品共享课程,提请省教育厅直接认定其为省级一流课程,并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项目。
(四)福课联盟秘书处将建立起各校教务处和平台厂商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各平台厂商要保证课程在线教育平台的正常运行,确保共享课程教学的畅通,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可实时监查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服务。
五、其它相关要求
(一)供课用课。各高校从此次公布的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共享课程目录中进行供课用课。各高校须于3月15日前开始用课,并提前将用课信息(包括高校、学号、姓名、所用课程等)提交各课程依托的在线教育平台;各供课高校和用课高校的教学管理联系人、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将供课日期、教学安排和要求等通知到学生,组织做好课程的日常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或线下课堂教学活动。
(二)数据报送
1.线上课程。请各用课高校于3月15日前将《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用线上课程汇总表》(附件3)纸质一式一份,寄送到福课联盟秘书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fjmooc@163.com。
2.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请各用课高校于3月15日前将《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汇总表》(附件4)纸质一式一份,寄送到福州大学城教学联盟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yk@fzu.edu.cn。
(三)工作联系方式
1.供课高校和用课高校的教学教务联系人、课程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详细联系方式将通过邮件或QQ等方式通知到各校教务处联络人。鼓励有条件的课程建立课程教学QQ群等加强联系。
2.福州大学城教学联盟办公室:王老师,电话:0591-22866856;地址: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福州大学教务处,邮编:350108;工作邮箱:jyk@fzu.edu.cn。
3.福课联盟秘书处:刘老师、黄老师,电话:0591-83405956;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32号福建师范大学田家炳楼312室 福建高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邮编:350007;工作邮箱:fjmooc@163.com。
4.大学城高校开展课程共享9所本科高校联系方式:
福州大学教务处,林灵,电话:0591-22866907;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纪磊,电话:0591-22867391;
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童玲、叶露,电话:0591-83789235;
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王欢,电话:0591-22862100;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务处,黄慧芬,电话:0591-22861010;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冯艳,电话:0591-22863405;
闽江学院教务处,陈宏炜,电话:0591-83761252;
福建江夏学院教务处,陈椿、林舒,电话:0591-23535179;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务部,蔡娇敏,电话:0591-22868625。
附件:
附件1-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选线上课程目录.xlsx
附件2-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选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目录.xlsx
附件3-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选线上课程汇总表.xlsx
附件4-福州大学城高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跨校互选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课程汇总表.xlsx
|
(福州大学教务处代章) |
2022年3月10日